589年盈丰财富,南陈王朝在隋朝的强大攻势下宣告灭亡,陈后主与他的兄弟们成了“亡国之余”的失败者。按照常理,这些人政治生涯已然结束,被抛弃。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在这群“亡国之余”之中,出现了一位宰相,他不仅受到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高度器重,还被封为国公,权势显赫。那么,这位幸运的宰相,正是陈后主的弟弟,究竟是谁呢?
一、亡国之余
这位宰相名叫陈叔达,字子聪,是陈宣帝的第十六个儿子,也即是陈后主陈叔宝的弟弟。陈叔达不仅满腹才学,仪表堂堂,举止得体,曾被陈朝封为义阳王。年少时的一次宴会上,他陪伴陈后主出席,才华横溢,赋诗十韵,随之而成,令尚书仆射徐陵赞不绝口。从此,他在南陈的官场上逐渐崭露头角,担任了侍中、丹阳尹、都官尚书等重要职务。南陈灭国时,年仅十八岁的陈叔达与其兄长陈后主一起逃亡至长安,长时间内却未能获得任何官职。直到隋炀帝大业年间,陈叔达才被任命为内史舍人,之后外放出任绛郡通守。虽然出身皇室、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尤其在文书写作方面堪称一流,但由于其特殊身份,他始终未能受到隋朝皇帝的重用。
展开剩余63%二、唐朝宰相盈丰财富
617年,李渊于晋阳举兵,给陈叔达的命运带来了转机!当李渊的大军抵达绛郡时,出于对隋朝统治的不满,陈叔达选择不抵抗,直接投降,以期获得新的机会。李渊早已听闻陈叔达的才华,立即任命他为丞相府主簿,并封为汉东郡公,让他与温大雅共同掌握机密事务。从此以后,李渊颁发的军书、赦令以及禅代文诰,大多数都是由陈叔达执笔完成。618年,李渊称帝建立唐朝,陈叔达被升为黄门侍郎,继续在皇帝身边任职。次年,他兼任纳言,迅速升迁为唐朝的宰相,随后又在两年后担任侍中。陈叔达以其聪慧和优雅的仪态赢得朝臣的青睐,每当有政务要呈报,他总能吸引众人目光。对于那些频频造访长安的江南名士,陈叔达也多次向朝廷推荐,展现了他的器量与眼光。622年,他被封为江国公,李渊还特意发布旨意,将陈叔达与“太原元谋功臣”同等对待,表彰他的贡献。
三、得以善终
唐朝平定天下后,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关系逐渐紧张,李世民遭到了李建成、李元吉和后宫宠妃们的诽谤,令李渊对他产生怀疑,打算施以惩罚。在这个关键时刻,陈叔达挺身而出,为李世民辩护,他对李渊说:“秦王对天下有大功,不应被贬斥。此外,李世民性情刚烈,如果再受到打压,恐怕会情绪失控,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,陛下后悔可就来不及了!”李渊受到劝说,最终决定放弃惩罚。李世民即位后,给予陈叔达光禄大夫的封赏。不过,因与萧瑀发生争吵,陈叔达一度被免去了官职。实际上,李世民一直以来对陈叔达非常关照,得知其母亲去世,而陈叔达自身也身患重疾,李世民特意下旨禁止任何吊唁活动。不久之后,陈叔达因“闺庭不理”被弹劾,但李世民考虑到他的声誉,不想让其罪行公之于众,便听从建议,以散职归第的方式处理此事。至635年,陈叔达因病去世,享年64岁,得以善终,留下了他在历史上的印记。
参考资料:1.《南史》;2.《旧唐书》
发布于:天津市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